当前位置:
湖湘书画璀璨夺目
通讯员 陈一玙
“从古至今,湘籍字画在中国美术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”,湖南师范大学教授、湖南省收藏协会副会长陈慰民教授一脸自豪地说。
从唐宋开始,湘籍字画家就开始陆续崭露头角,其中最享盛名的莫过于创立“狂草”的永州怀素和尚。怀素的狂草以其超逸、洒脱的特色,对后世影响极大。除了怀素,长沙的欧阳询、欧阳通等都是唐代书法的代表人物。其中,欧阳询的书法法度严谨、笔力险峻,被称为“唐朝楷书第一人”。
易元吉作为宋代湘籍画家的代表人物,画技高超却为人谦逊。为了画好花鸟,他把自家的花园弄成了动物园,开辟假山水池,蓄养水禽山兽,以方便观察动物的习性与神态。他还特意到张家界一带,以树为盖,对猿猴獐鹿等动物作近距离观察。陈慰民认为,易元吉的画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,日本博物馆至今保存着易元吉的部分画作,湖南现已发现了一些风格相似的猿嚎图,疑为易元吉所作。
到了明清时期,湘籍字画大家就更多了。湖南理工学院美术系教授何力说,根据史料记载和不完全统计,明清时期湖南画家约400余人,其中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亦有不少,如髡残、王船山、张宜尊、“何氏四杰”、易祖栻、周鸣谦、刘劝之、陈帅组等。
髡残的品行笔墨均高人一头,为“清初四画僧”之一。
王船山爱恨分明,兴趣广泛,天文、立法、数学、地理学等均有研究。
“何氏四杰”中的何绍基博览群书,其书法草书为一代之冠。何绍基的书法,早年秀润畅达,有一种清刚之气;中年渐趋老成,笔意纵逸超迈,时有颤笔,醇厚有味;晚年已臻炉火纯青,自成一家。何绍基在绘画方面亦具有相当厚实的基础,山石兰竹画格超群,且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貌。
从清末民国初年起,湘籍字画家呈现土生土长却成名在外的特点。湘籍字画家的领军人物齐白石便是如此。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的齐白石,12岁学木匠,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,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。直至57岁举家迁居北京,大胆突破自我后,才真正成名,可谓大器晚成。清光绪的进士曾熙亦是如此。曾熙的书法造诣极深,康有为将他的八分书与何绍基并提,并与李瑞清有“南曾北李”之誉。
除齐白石、曾熙外,清末明初还出现了一大批湘籍军事书画家,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曾纪泽、谭延闿、彭玉麟等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。曾国藩在书法方面颇具恒心和毅力,他自幼练书法,一直到老从未间断。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,工诗文,书法篆刻无一不精,善山水,尤精绘狮子。曾任湖南省省长兼湘军总司令的谭延闿,字如其人,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,是清代钱沣之后的又一颜体大家。清末水师统帅彭玉麟“狂写梅花十万枝”的凄美爱情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。